10年专注政企软件研发与数字化应用

全面覆盖/协同高效/创新驱动/共赢发展

186-9888-9716

电话咨询

云软科技

扫一扫了解更多

代表建议办理智能化升级

1.AI建议预审与分类

自然语言处理(NLP)自动识别建议主题(如教育/交通)、关联政策法规,智能分派至对口部门。

查重去重:比对历史建议库,避免重复提案,提示相似案例参考。

2.智能办理助手

生成办理流程图解,自动提醒关键节点(如答复截止时间)。

语义分析承办单位回复,预警敷衍内容(如高频词"研究推进"但无具体计划)。

3.民意融合分析,代表建议辅助生成

对接社交媒体数据,AI分析公众舆论热点,辅助代表完善建议。

AI智能辅助-代表建议办理智能化升级

代表履职管理动态化

AI智能辅助-代表履职管理动态化

1. 智能化履职记录与分析

自动生成履职报告:AI可自动汇总代表参加会议、调研、提案等履职数据,生成结构化报告(如文字+可视化图表),减少人工整理时间。

语义分析提案质量:通过NLP分析提案内容的可行性、关联性(如与政策法规的契合度)、民众反馈,提供改进建议或相似案例参考。

2.民意洞察与需求挖掘

社情民意实时监测:抓取社交媒体、政务平台、热线投诉等公开数据,AI识别高频议题、情绪倾向,生成热点议题排行榜和趋势预警。

智能分诊民生诉求:自动分类群众诉求(如教育、医疗、交通),关联代表专业领域,推送匹配的代表跟进处理,提升响应精准度。

代表联络站 ▪ 智慧民意枢纽

1.智能化群众接待与诉求处理

AI智能预审+分诊

语音/文字自动转译:群众来访时,AI实时录音并转文字,自动提取关键诉求(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分类到具体领域(城建/民生)。

智能预审反馈:AI比对政策库,快速答复常见问题(如“公积金提取条件”),复杂问题自动生成《诉求摘要》并推送代表处理。

紧急舆情预警:自动识别群众情绪(如愤怒/焦虑),标记高风险诉求(如群体性投诉),实时短信提醒代表介入。

AI智能辅助-代表联络站  ▪  智慧民意枢纽

2. 民意分析与决策支撑

动态民意热力图
看板展示联络站周边3公里内:

热点议题(如TOP5民生问题及变化趋势)。
人群画像(如老龄人口集中反映“就医交通不便”)。
数据来源:联络站工单+社交媒体+网格员上报。

3. 群众反馈闭环与透明化

(1)智能进度推送:群众扫码查询工单进度时,AI自动生成通俗化说明(如“您的电梯加装建议已进入住建局审批阶段,预计3月公示”)。
逾期未处理自动触发督办提醒。

(2)满意度AI回访:工单办结后,AI电话/短信询问满意度,自动分析负面反馈原因(如“回复速度慢”),生成改进报告。

智能电子阅文

AI智能辅助-智能电子阅文

1. 智能文件管理与检索

(1)AI结构化归档

自动分类标引:AI根据文件内容(如预算报告、立法草案、监督议题)自动打标签,支持按“会议届次/议题类型/责任部门”多维度检索。
版本智能比对:上传文件修改稿时,AI高亮显示与上一版本的差异(如新增条款、数据调整),并生成修订摘要。

(2)语义搜索

支持自然语言查询(如“查找近三年关于碳中和的提案”),AI关联相似文件(如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建议),并推荐相关法规依据。
可结合语音输入,实现会议现场快速调阅。

2.智能阅读辅助与决策支持

(1)AI摘要生成
(2)重点内容解析

3. 协同审阅与意见整合

(1)智能批注协作
(2)争议焦点识别

预算联网监督深化

AI智能辅助-预算联网监督深化

在人大代表智慧系统的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中扩展AI应用,可显著提升预算审查的精准性、实时性和交互性,实现从“静态报表监督”向“动态智能监督”的升级。

一、智能预算审查与分析

1. 预算数据自动标校

2. 多维度智能分析

二、实时动态监督与预警

1. 预算执行动态追踪

2. 智能问询机器人

三、穿透式监督与风险防控

1. 关联数据挖掘

2. 腐败风险建模

AI智能辅助-预算联网监督深化

履职考评科学化

AI智能辅助-履职考评科学化

一、全维度数据智能采集

1. 多源履职数据自动抓取

2. 实时动态更新看板

二、智能考评模型构建

1. 多维度考评体系

2. 差异化评价模型

3. 舞弊智能检测

三、动态反馈与能力提升

1. AI述职报告生成

2. 智能改进建议

3. 虚拟履职沙盘

四、透明化监督与激励

1. 区块链存证考评

2. 智能荣誉激励

3. 选民沟通助手

知识问答

一、核心应用场景

1. 政策法规智能问答

2. 履职流程导航

3. 数据洞察问答

二、技术实现路径

1. 知识库架构

2. 算法模型选型

3. 安全增强设计

三、特色功能扩展

1. 虚拟代表助手

2. 智能预警问答

3. 群众诉求转译

四、系统集成方案

1. 多端接入设计

2. 与传统系统对接

知识问答